图书介绍

艾滋病相关心理问题及干预策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艾滋病相关心理问题及干预策略
  • 吴均林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3137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艾滋病-诊疗-医学心理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艾滋病相关心理问题及干预策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艾滋病流行病学与管理策略1

第一节 艾滋病流行现况1

一、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患者1

二、全球艾滋病流行形势2

三、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5

第二节 艾滋病在中国的流行状况7

一、中国艾滋病流行阶段7

二、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的特点9

第三节 艾滋病流行的影响12

一、艾滋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2

二、艾滋病对社会稳定的影响13

三、艾滋病对国家发展的影响14

第四节 艾滋病防治的管理策略16

一、国外艾滋病防治的管理策略16

二、中国艾滋病防治的管理策略22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6

一、政策和制度的进一步完善26

二、建立有效的防控措施28

三、治疗与救助并举31

四、加强宣传教育33

五、保障措施34

第二章 艾滋病的社会歧视和反歧视37

第一节 艾滋病的社会歧视现状37

一、艾滋病的社会歧视现象39

二、艾滋病社会歧视的心理影响42

第二节 艾滋病社会歧视原因分析44

一、艾滋病疾病的特殊性与社会歧视44

二、缺乏正确的知识引起的恐慌45

三、公众对相关政策的误解47

四、不恰当的艾滋病宣传报道48

五、艾滋病社会歧视的心理效应分析50

六、社会环境的影响54

第三节 艾滋病社会歧视的负面影响56

一、不利于艾滋病防治政策的落实56

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57

三、不利于高危人群主动检测和防治58

四、不利于艾滋病人群的治疗58

第四节 消除艾滋病社会歧视的策略59

一、贯彻落实相关政策60

二、加强宣传教育减少歧视61

三、建构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63

四、消除感染者的自我歧视65

第三章 艾滋病相关心理问题分析68

第一节 心理压力的关系问题68

一、生活事件与健康68

二、认知评价与应对方式75

三、社会支持78

四、人格特征79

五、心理压力的多因素作用79

第二节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常见的情绪障碍81

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心理反应阶段81

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主要心理问题83

第三节 不同艾滋病感染人群的社会心理问题90

一、流动人口90

二、无辜受害女性90

三、孕妇91

四、儿童92

第四节 艾滋病相关心理障碍因素分析92

一、压力源92

二、压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94

三、压力造成的负性影响101

第五节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现场研究102

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自评的心身症状分析103

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焦虑和抑郁状况分析105

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压力状况分析105

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认知评价状况分析106

五、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状况分析107

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心身症状与压力、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分析109

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110

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111

第四章 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自我效能感113

第一节 自我效能理论的概念及作用113

一、对人类行为和心理健康的意义113

二、自我效能的来源114

三、自我效能的功能116

四、自我效能与行为水平117

第二节 自我效能感在医学方面的应用118

一、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118

二、增强自我效能的健康教育策略119

三、自我效能的测评121

第三节 自我效能感在艾滋病防治中的应用122

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自我效能感问题122

二、产生自我效能感低下的原因124

三、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自我效能感的措施125

第五章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心理关怀策略129

第一节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心理关怀的基础129

第二节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心理关怀的内容131

一、满足感染者的心理需要131

二、消除社会歧视132

三、发挥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132

四、发挥社区的支持作用133

五、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133

六、发挥感染者自身的作用134

七、建立关怀活动中心134

第三节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心理关怀的措施135

一、心理护理135

二、良好医患关系的作用135

三、积极治疗与护理136

四、改善不良情绪136

五、倾听与交谈137

六、其他心理护理策略138

第四节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心理治疗方法140

一、提高患者心理应激能力141

二、精神支持治疗141

三、掌握放松疗法141

四、心理疏导疗法142

五、心理制约疗法142

六、支持性心理疗法142

七、理性心理疗法143

八、小组心理治疗143

九、加强同伴教育144

第五节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心理关怀145

一、心理咨询的内容145

二、对于不同类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心理支持146

三、对特殊艾滋病人群的心理支持150

四、社区支持与家庭关怀服务152

五、开展临终关怀159

第六节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心理关怀的主体160

一、基层工作人员160

二、社会工作人员162

第六章 艾滋病预防工作中的心理辅导163

第一节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心理挫折感163

一、挫折的含义163

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挫折感的影响因素165

第二节 产生挫折的理论解释167

一、挫折的本能学说167

二、挫折的行为学说168

三、需要和紧张的心理系统学说170

四、社会文化学说170

五、挫折的认知学说171

第三节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挫折应对172

一、心理防御机制的应用172

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行为选择174

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挫折的心理调节177

第四节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自杀倾向的预防179

一、自杀及其原因分析179

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自杀心理182

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自杀先兆184

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自杀的干预186

五、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自杀的预防188

第七章 艾滋病预防工作中的心理咨询190

第一节 心理咨询概述190

一、心理咨询的概念与意义190

二、艾滋病防治中心理咨询的模式193

三、心理咨询的种类194

第二节 艾滋病防治中心理咨询的条件196

一、对心理咨询工作者的要求196

二、对来访者的要求199

三、对咨询环境的要求199

四、心理咨询的其他注意事项200

第三节 心理咨询方案的制订201

一、了解有关背景资料201

二、发现主要心理困扰及做出准确判断的依据202

三、与来访者达成共识204

四、制订和实施心理咨询的方案205

第四节 艾滋病防治中的心理咨询基本技术205

一、一般技术206

二、共情表达技术207

第八章 常用心理健康促进测评方法215

第一节 心理健康促进评价的目标与方式215

一、心理健康促进评价的目标215

二、心理健康促进的评价方式216

三、对评价结果的科学解释218

第二节 影响评价的主要因素219

一、评价的影响因素219

二、注意事项220

第三节 常用的心理健康评价工具221

一、基本情况调查问卷221

二、艾滋病认知评价量表(HIV/AIDS appraisal questionnaire)223

三、艾滋病压力量表(HIV/AIDS stress scale)225

四、症状自评量表(SCL-90)227

五、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235

六、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236

七、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238

八、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240

九、艾森克人格问卷(EPQ)241

十、中国正常人生活事件评定量表(LES)247

参考文献2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