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传播心理新论 基于文化心理研究的取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网络传播心理新论 基于文化心理研究的取向
  • 侯岩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507917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传播学:应用心理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传播心理新论 基于文化心理研究的取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研究动因1

1.1.1 网络技术发展迅猛,拓宽了传播心理学的研究范畴1

1.1.2 网络环境对传统心理学提出挑战,使得网络传播心理研究的建构成为必要3

1.1.3 传统心理学对网络心理与行为的解释力弱,寻求网络传播心理研究的新路径成为必然4

1.1.4 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正在寻求新突破6

1.2 文献综述8

1.2.1 网络传播心理研究8

1.2.2 心理学文化转向的研究10

1.2.3 文化心理学研究13

1.3 研究归宿17

1.4 研究架构19

1.5 研究方法21

1.5.1 案例分析法22

1.5.2 内容分析法22

1.5.3 文献研究法23

1.6 创新之处23

第2章 文化心理反思:追寻心理学历史语境与发展历程26

2.1 传统心理学科学性分析26

2.1.1 传统心理学科学性的基础26

2.1.2 科学主义追求29

2.1.3 科学特质分析30

2.1.4 小结37

2.2 文化心理学研究的背景39

2.2.1 冯特人文取向的文化心理学渊源39

2.2.2 文化心理学的生成背景40

2.3 文化心理学理论分析47

2.3.1 文化心理学的基本内涵47

2.3.2 文化心理学基本内容52

2.3.3 文化心理学研究取向55

2.3.4 文化心理学研究方法58

2.4 文化心理学与主流心理学的关系60

2.4.1 二者的研究对象或内容呈互补关系60

2.4.2 学科性质上呈互补关系61

2.4.3 二者在方法论上的互补性62

第3章 文化心理关联:当网络传播心理研究与文化相遇64

3.1 文化概念内涵分析64

3.1.1 “文化”概念64

3.1.2 文化的内涵67

3.2 心理学中的文化68

3.2.1 文化的基本维度68

3.2.2 文化的基本原则71

3.2.3 心理学本身是文化73

3.3 传播与文化互动74

3.3.1 传播的视角看文化75

3.3.2 文化的视角看传播77

3.4 网络与文化互动80

3.4.1 网络作为技术概念80

3.4.2 网络的文化属性81

3.4.3 文化传播的网络化84

3.4.4 文化影响网络的发展86

3.5 网络传播的特殊性88

3.5.1 时空开放性88

3.5.2 信息共享性88

3.5.3 多元互联性89

3.5.4 空间交互性89

3.5.5 虚拟数字化90

3.5.6 复杂非线性90

3.5.7 传播超限性91

3.5.8 身份隐匿性91

3.5.9 交流人际性91

3.6 网络传播的文化功能92

3.7 网络传播心理研究的独特性95

3.7.1 符号化的网络传播96

3.7.2 网络传播心理研究独特要求98

第4章 文化心理探寻:网络传播心理研究现状分析103

4.1 网络传播心理研究案例分析103

4.1.1 案例一:对新媒体事件的研究分析103

4.1.2 案例二:对网民个体心理问题——网络成瘾的研究分析111

4.1.3 小结118

4.2 网络传播心理研究现状119

4.2.1 研究概况119

4.2.2 十年来我国网络传播心理研究分析121

4.2.3 小结126

4.3 传统心理学主导下的网络传播心理研究范式127

4.3.1 科学主义范式主导下的网络传播心理研究的困境127

4.3.2 现实分析131

4.3.3 社会科学哲学范式转型及其启示133

4.4 文化心理研究介入网络传播心理的可能性139

4.4.1 文化心理学的客观要求139

4.4.2 网络传播的文化维度140

4.4.3 网络传播心理的文化差异性142

4.5 文化心理视角下网络传播心理研究价值探析143

4.5.1 可以扩大学科研究视野,探索网络传播规律143

4.5.2 可以倡导研究多元化,实现研究范式变革144

4.5.3 可以加强理论研究,深化实践应用145

第5章 文化心理建构:网络传播心理的文化品性149

5.1 网络传播心理的理论建构149

5.1.1 建构意义149

5.1.2 建构原则150

5.2 文化心理品性:一种分析框架153

5.3 网络传播心理研究对象155

5.3.1 网络传播心理研究对象观的转变156

5.3.2 研究对象是一种历史—文化存在158

5.3.3 研究对象的一般文化特征161

5.3.4 从学理到价值——网络传播心理研究对象的重新审视170

第6章 文化心理分析:网络传播心理概念分析173

6.1 实证主义心理学概念分析174

6.1.1 描述性174

6.1.2 逻辑性175

6.1.3 普遍性175

6.1.4 合理性176

6.2 网络传播心理概念的一般文化特征177

6.2.1 概念的界域性177

6.2.2 概念的合情性178

6.2.3 概念的时代性178

6.3 网络传播心理概念的文化分析——以自我和人格为例180

6.3.1 对传统自我、人格观的质疑181

6.3.2 网络虚拟人格183

6.3.3 网络自我与人格概念的新界定185

6.4 案例剖析——以虐猫事件为例分析网络自我190

6.4.1 事件回放190

6.4.2 网络自我的文化心理分析191

第7章 文化心理运用:网络传播心理研究方法分析195

7.1 研究方法概述196

7.1.1 心理学研究方法素描196

7.1.2 传播学研究方法素描198

7.2 从工具到价值——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一般文化特征评析200

7.2.1 研究方法的历史性201

7.2.2 研究方法的民族性202

7.2.3 研究方法的个性203

7.2.4 研究方法的日常性204

7.2.5 网络传播心理研究方法的新要求205

7.3 网络传播心理的文化心理解释212

7.3.1 研究方法212

7.3.2 新媒体事件的话语类型215

第8章 文化心理解释:网络人际交往的文化心理研究227

8.1 网络人际交往概述228

8.1.1 网络人际交往的概念228

8.1.2 有关学者的观点229

8.1.3 网络人际交往内涵231

8.1.4 网络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233

8.2 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234

8.2.1 语用环境的非在场性234

8.2.2 交际主体的身份符号化235

8.2.3 交流方式的间接性236

8.2.4 交际过程的非线性可逆性237

8.2.5 交际规则的共通性238

8.3 网络人际交往情境的文化涵义239

8.3.1 网络人际交往情境的文化涵义239

8.3.2 交流悖论——交流行为误读中的文化涵义242

8.4 网络言语交际——作为网络人际交往典型行为的文化心理研究244

8.4.1 网络交际者的会话特点245

8.4.2 网络交际语言背后的文化心理分析247

主要参考文献252

后记2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