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永远的马克思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永远的马克思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
  • 吴德勤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8736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2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永远的马克思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引言1

第一章 马克思哲学文本的反思8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定位问题8

二、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哲学文本的定位问题10

三、马克思哲学文本的定位问题13

四、马克思去世后重要文本的刊布及其意义17

第二章 现代西方哲学开端之萌芽——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谈起25

一、时代的变迁与哲学的变革25

二、作为现代哲学的马克思哲学的意义30

一、《手稿》的历史地位33

第三章 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酝酿之作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33

二、由“改变世界”引发的关于人的本质的思考34

三、由对“异化劳动”分析得出的人的本质的科学结论36

第四章 重新审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空间的《神圣家族》44

一、重新审视法国唯物主义及其派别44

二、重新审视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及其特征46

三、重新审视唯物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49

第五章 重新回归生活实践哲学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53

一、从整个西方哲学史中理解《提纲》53

二、理解现实世界的三种不同方式54

三、回归生活世界的两条路径56

四、人的生活世界与人的自由发展58

一、历史之谜的前提——个人的存在61

第六章 对人的存在之揭秘的《德意志意识形态》61

二、人的生存境遇的揭示——三种生存样态63

三、历史之谜的谜底——“有个性的个人”和“真实的集体”66

第七章 卢卡奇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70

一、为什么会提出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71

二、“方法至上”是指什么方法73

三、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影响77

第八章 阿尔都塞的马克思哲学观85

一、为什么要出来“保卫马克思”85

二、反对“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什么90

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教条主义93

一、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95

第九章 哈贝马斯为代表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95

二、填补历史唯物主义的空白100

三、重建历史唯物主义103

第十章 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前提性思考112

一、马克思哲学当代性与时代难题112

二、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两个前提113

第十一章 马克思哲学当代性与哲学本体论122

一、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122

二、“解释世界”与传统本体论123

三、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误读125

四、马克思对本体论的回答及其当代意义127

第十二章 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三重思考133

一、马克思哲学是一种现代的实践哲学范式133

二、马克思哲学具有对市场经济校正机制的社会批判功能136

三、马克思哲学代表着新世纪人类思维变革的趋势139

第十三章 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看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前提性问题144

一、为什么提出“前提性”问题144

二、“前提性”问题的自我追问147

第十四章 中国近代哲学的危机与创新性的应对154

一、中国近代哲学的危机和走出危机154

二、中国哲学家创新性的应对159

三、应对的成功、缺陷与启示161

第十五章 中国哲学的总体精神和独特风格165

一、中国传统哲学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165

二、以中国的思维方式理解中国传统哲学167

三、重要的是把握中国哲学的总体精神和独特风格174

第十六章 引进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机制与当代中国的核心问题185

一、新精神家园的创立需要马克思哲学185

二、引进马克思主义的效用原则、民族心理和文化背景186

三、对中国当代性核心问题的哲学思考191

第十七章 马克思哲学理论创新与中国化198

一、理论创新与批判的革命的本质198

二、理论创新需要一种理论的自觉202

三、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206

第十八章 从解释学角度看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211

一、现代哲学解释学的基本观念211

二、文本不断发现是马克思哲学不断解释的重要依据214

三、马克思哲学发展过程也是不断解释的过程218

四、当代中国学者的解释:“回到马克思”和“重读马克思”222

第十九章 从比较视域角度看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229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比较之意义22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比较之意义233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较之意义238

第二十章 从哲学转向角度看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240

一、传统哲学的本质特征240

二、现代哲学的视角转变和语言学转向242

三、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转向244

第二十一章 从多维角度看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249

一、从人文关怀的维度看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249

二、从全球化的维度看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253

三、从后现代维度看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256

第二十二章 人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262

一、当代中国人学研究的发展历程262

二、马克思人学理论及其当代意义271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279

第二十三章 价值论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291

一、当代中国价值论研究的发展历程291

二、我国价值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298

第二十四章 经济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306

一、经济哲学研究的发展历程306

二、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313

三、当代中国经济哲学——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317

后记3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