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清实学经济伦理思想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明清实学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 黄海涛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12413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明清实学经济伦理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导论1

第一章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及其历史演变18

第一节 社会经济形态与经济伦理19

一、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经济伦理19

二、经济习俗与经济伦理22

第二节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主流与中国古代社会23

一、儒家经济伦理与中国古代文明24

二、德政主义经济伦理与封建社会的衰落28

第三节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历史演变31

一、先秦: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起源31

二、秦汉: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形成35

三、唐宋: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发展38

四、明清: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嬗变41

第二章 明清实学思潮的理论创新及其价值转向43

第一节 中国前近代社会变迁44

一、明清实学思潮诞生的历史条件44

二、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45

三、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的交互作用49

第二节 明清实学思潮的文化批判及其超越53

一、清议之风和空疏之弊53

二、“崇实黜虚”与“经世致用”57

三、多元转向与近代启蒙63

第三节 明清实学思潮的学术要旨及其转向68

一、国内明清实学研究的主要论点68

二、实学及明清实学的特征分析71

三、明清实学思潮的学术转向76

第四节 明清实学思潮的“经济指向”83

一、从“学以致用”到“明道救世”84

二、从“经世济民”到“富民强国”87

第三章 明清实学经济伦理的流派及其精神实质90

第一节 姚江学派、岭南学派、江陵学派的改良、改革经济伦理92

一、姚江学派——王阳明经济伦理的两重性92

二、岭南学派——丘浚经济伦理的自由主义特色99

三、江陵学派——以张居正为代表的制度经济伦理变革106

第二节 泰州学派的批判现实主义经济伦理120

一、以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为代表的平民经济伦理121

二、泰州后学对平民社会的构建127

三、以李贽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经济伦理131

第三节 松江学派的开放式经济伦理152

一、西学东渐与富国强兵153

二、“欲求超胜,必先会通”157

三、质测实学与科学主义162

第四节 浙东学派的早期启蒙经济伦理169

一、对“农本商末”经济伦理的突破170

二、赋税体制中的“黄宗羲定律”175

三、新民本主义经济伦理179

第四章 明清实学经济伦理的核心价值189

第一节 身心、欲理之辩191

一、明清时期的自然人性论191

二、天理人欲之辩194

三、“情欲”是“历史发展的杠杆”197

四、戴震“体民之情,遂民之欲”的新理欲观201

第二节 “义利之辩”204

一、义重于利的德政主义206

二、利重于义的功利主义209

三、义利并重的新功利主义216

第三节 “公私之辩”225

一、明清实学家的“崇私”论226

二、明清实学家的公私兼顾论231

第五章 明清实学经济伦理与富民思想243

第一节 传统“富国论”向前近代“富民论”过渡243

一、明清实学中的富民经济伦理243

二、明清实学经济伦理中的价值转位:“富国论”转向“富民论”245

第二节 明清实学经济伦理与富民政策及其影响250

一、明初统治者积极推行富民政策250

二、从国家政权来看,富民是明清社会的统治根基252

三、从富民自身来看,富民成为明清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256

第三节 明清实学各个流派的富民思想260

一、岭南学派、姚江学派、江陵学派的富民观260

二、泰州学派的富民观268

三、东林学派、松江学派的富民论270

四、以浙东学派为代表的富民论273

五、北方颜李学派的富民观277

六、明清实学所反映的富民文化与富民经济习俗279

第六章 明清实学经济伦理的近代性嬗变和现代转换281

第一节 明清实学经济伦理的近代性趋向281

一、政治上的民主化趋向282

二、经济上的自由化趋向287

三、文化上的多元化趋向294

第二节 “东亚价值”与“儒家资本主义”304

一、东亚经济奇迹背后的精神驱动力304

二、新加坡经济模式是儒家经济伦理实践的典范305

三、“新教资本主义精神”与“儒家资本主义”308

第三节 明清实学经济伦理的现代价值311

一、明清实学经济伦理的历史地位311

二、发挥“东亚价值”的优势315

三、构建新实学价值观318

四、“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和谐统一320

主要参考文献328

中文期刊论文345

后记3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