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史稿 1921-1949【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沙健孙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ISBN:750732147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70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685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党史-1921~1949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史稿 1921-194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本卷题记1
第一章 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社会和中国政局(作者:韩泰华,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1
一、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建立1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没有改变5
三、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与新军阀的混战18
四、中国革命的低潮24
第二章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作者:韩泰华,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29
一、举起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旗帜29
保存和发展革命武装的“上山”思想29
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与武装起义的总方针32
抛弃“左派国民党”运动的旗帜35
二、武装起义的发动和工农红军的创建39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39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42
广州起义及各地武装起义46
三、井冈山的斗争——中国革命的新方向52
引兵井冈的决策52
井冈山会师55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57
第三章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作者:韩泰华,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61
一、中共六大的路线与中国革命的逐步复兴61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61
六大以后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72
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77
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77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85
红四军回师赣南,粉碎国民党军“三省会剿”90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与发展96
三、鄂豫皖、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101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01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04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形成109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形成112
东江、海南岛等地区的艰苦斗争113
四、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115
在根据地建设工农民主政权115
在革命战争的过程中进行经济建设119
革命的文化建设事业的初步发展125
第四章 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作者:韩泰华,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128
一、土地革命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社会内容128
二、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开展的“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134
三、中共六大后各根据地土地革命的蓬勃发展142
四、土地革命路线的形成148
五、土地革命的意义152
第五章 毛泽东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作者:沙健孙,北京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授)156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156
敢不敢坚持革命?怎样坚持革命?156
为开辟革命的新道路进行的艰苦曲折的探索158
毛泽东和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66
二、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174
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174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80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条件185
三、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军队建设纲领的制定187
创建人民军队的艰苦斗争187
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193
中共红四军七大与中共中央九月指示信201
古田会议的召开与人民军队建设纲领的制定210
四、反对本本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218
第六章 反对王明等的“左”倾冒险主义的斗争(作者:沙健孙,北京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授)228
一、大革命失败后的“左”倾盲动主义229
“左”倾错误的最初表现229
1927年11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234
“左”倾盲动主义的被纠正244
二、革命的复兴与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248
中国革命的复兴与共产国际的“左”倾方针248
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主要错误255
何孟雄、毛泽东等对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抵制262
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与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计划的停止执行266
三、红军斗争的发展与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270
共产国际十月来信与王明等反对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的活动270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统治的开始277
“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严重发展281
刘少奇、李铁夫等抵制“左”倾错误的斗争与“左”倾冒险主义对白区工作的严重危害291
毛泽东等反对“左”倾错误的斗争与“左”倾冒险主义对农村根据地工作的严重危害299
第七章 反对陈独秀取消主义、罗章龙分裂党的活动的斗争(作者:沙健孙,北京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授于吉楠,中共中央党校教授)316
一、反对陈独秀取消主义的斗争316
陈独秀等人与托洛茨基反对派的合流316
中共中央反对托派的斗争321
中国托洛茨基反对派政纲的取消主义实质324
中国托洛茨基反对派在政治上的破产328
二、反对罗章龙分裂党的活动的斗争331
罗章龙分裂党的活动发生的历史背景331
罗章龙分裂党的活动335
罗章龙分裂党的活动的失败338
第八章 工农红军的反“围剿”战争(作者:力平,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342
一、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的反“围剿”343
第一次反“围剿”343
第二次反“围剿”345
第三次反“围剿”349
六次进攻战役353
第四次反“围剿”356
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358
第五次反“围剿”及其失利361
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军的反“围剿”364
第一次反“围剿”365
第二次反“围剿”366
打破国民党第三次“围剿”的计划368
第四次反“围剿”370
红二十五军在鄂豫皖坚持斗争373
三、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红四方面军的反敌军围攻374
四、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军的反“围剿”377
五、湘赣等革命根据地红军的反“围剿”381
湘赣根据地红军的反“围剿”381
湘鄂赣根据地红军的反“围剿”383
赣东北根据地红军的反“围剿”384
六、毛泽东关于红军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385
第九章 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作者:力平,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388
一、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388
二、遵义会议——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94
三、张国焘对抗中共中央与中央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北上401
四、陕甘边和陕北红军的反“围剿”,红二十五军、陕甘支队长征到达陕北408
五、红二、六军团长征,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416
红二、六军团的长征416
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420
西路军的斗争及其失败423
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425
六、南方红军游击战争的坚持428
第十章 文化战线上的反“围剿”斗争(作者:戴知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439
一、坚持革命的旗帜,开展左翼文化运动439
创办党刊党报440
组织革命文化队伍44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社会科学新书的翻译与出版443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447
新文艺期刊和作品的涌现450
二、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文化“围剿”451
国民党政府的文化专制主义451
揭露法西斯暴行,批判“民族主义文学”453
冲破禁锢,力争进步书刊的出版发行455
克服关门主义,扩大左翼文化阵地457
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及其意义462
三、文化反“围剿”斗争的胜利469
民族危机的加深,文化知识界的广泛觉醒469
《生活》周刊和“新生事件”472
国民党文化“围剿”的彻底破产476
“救国会”的救国运动478
文化反“围剿”斗争的辉煌业绩481
第十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的发展(作者:力平,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485
一、中国的民族问题是中国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485
二、中共六大后少数民族工作的开展489
三、长征中党和红军的少数民族工作497
四、西北地区党的民族工作的加强与“民族自治”政策的初步实施502
第十二章 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作者:杨圣清,中共中央党校教授)507
一、九一八事变与中华国土的日益沦丧507
东方会议与“田中奏折”507
加紧准备侵占中国东北509
九一八事变和日军侵占中国东三省512
一二八事变与《淞沪停战协定》515
日军侵占热河省、向关内扩张与《塘沽停战协定》518
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520
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抗日救国520
席卷神州大地的抗日救亡怒潮524
三、共产党人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武装抗日531
同部分东北军的合作抗日531
同冯玉祥合作,建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536
同第十九路军合作抗日反蒋541
四、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546
东北各地抗日游击队的崛起546
东北人民革命军的建立与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550
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及其艰苦斗争556
第十三章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者:杨圣清,中共中央党校教授)560
一、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560
日本侵略势力进一步伸向华北560
对华北经济的加紧掠夺561
对华北主权的逐步攫取563
中国共产党发出抗日救国的号召569
一二九和一二一六运动570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大风暴572
走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575
一二九运动的意义577
二、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578
《八一宣言》与《秘密指示信》578
瓦窑堡会议决议与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583
“逼蒋抗日”策略方针的确定589
三、倡导国共再度合作,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593
西北“三位一体”大联合局面的形成593
同西南和华北地方实力派的合作600
国共两党间的折冲樽俎与军事斗争604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608
四、为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实现抗战而奋斗614
中共为巩固国内和平而努力614
中共全国代表会议617
“联蒋抗日”与国共谈判619
白区工作的恢复和发展623
第十四章 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作者:沙健孙,北京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授)626
一、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与土地革命战争626
二、中国共产党在两条战线斗争中巩固和壮大起来632
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刻总结历史经验638
四、在农村和战争的环境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644
党的组织状况与党的建设任务的艰巨性644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651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严格防止和纠正腐化现象653
进行党内斗争,开展自我批评658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663
结束语669
热门推荐
- 1998095.html
- 2033325.html
- 3890391.html
- 2517497.html
- 3151455.html
- 264848.html
- 957898.html
- 3039437.html
- 375533.html
- 6886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66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8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63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79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61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35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70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25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67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7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