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畅广元主编;王尔勃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20533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36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高等师范教育-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文艺和文艺理论1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文艺功能和意义的重建4
三、列宁、毛泽东对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思想的论述9
四、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的论述14
五、经济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价值和意义17
六、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20
第一编 专题选讲25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2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形成与发展25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艺观的核心命题26
二、列宁、毛泽东文艺观的核心命题37
三、邓小平文艺观的核心命题4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基本内容52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的特殊性的论述52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内在特征的论述58
三、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价值指向73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观8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论述和文艺批评的形态与特点82
一、专论、兼论、散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论述与文艺批评的形态82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论述与文艺批评的特点85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论述与文艺批评显现其形态及特点的内在必然性8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总原则:“美学和史学的观点”93
一、“美学和史学的观点”提出的缘起93
二、“美学和史学的观点”的理论内涵95
第三节 “美学和史学的观点”的具体展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批评的主要论点及其论证方式104
一、“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现着无穷无尽的色彩”——关于精神个性与艺术风格的多样性104
二、希腊艺术“显示出永久的魅力”——关于优秀古典艺术的审美价值与历史意义108
三、从“真实地评述人类关系”到对“有代表性的性格作出卓越的个性刻画”——关于人物形象的塑造113
四、“现实主义甚至可以不顾作者的见解而表露出来……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的胜利”——关于作家的实践、世界观与创作的复杂关系117
第三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123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123
一、地缘政治产物123
二、哲学理论特征124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的文艺思想126
一、卢卡奇的文艺学说126
二、马尔库塞的文艺学说135
三、阿多诺的文艺学说143
四、阿尔都塞的文艺思想153
五、伊格尔顿的文艺理论163
六、詹姆逊的文艺理论170
第三节 正确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179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特征179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片面性182
第二编 名篇精解18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189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节选)234
马克思:致斐·拉萨尔246
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257
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268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283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308
卢卡奇:一部美学专著的序言(节选)318
第三编 个案选析341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莎士比亚的评价341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视野和对莎士比亚的关注341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视野341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莎士比亚的关注343
第二节 “莎士比亚化”的提出及其内涵345
一、“莎士比亚化”的提出345
二、“莎士比亚化”的内涵345
第三节 “席勒式”的提出及其内涵352
一、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和席勒的文学创作历程352
二、“席勒式”的提出353
三、“席勒式”的内涵355
第四节 《哈姆莱特》的美学与史学的解读358
一、《哈姆莱特》的美学解读358
二、《哈姆莱特》的史学解读362
三、以“美学和史学的观点”解读《哈姆莱特》的方法论意义364
第二章 列宁关于托尔斯泰的评价367
第一节 列宁论列夫·托尔斯泰367
一、列夫·托尔斯泰在俄国思想史和文学史的地位367
二、列宁论列夫·托尔斯泰370
第二节 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批评原则的继承373
一、列宁运用“美学的观点”评价作家作品373
二、列宁运用“史学的观点”评价作家作品376
第三节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贡献:文化批评379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作家创作的文化考察380
二、列宁从文化的角度评价托尔斯泰,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总原则“美学和史学的观点”的发展381
“个案选析”结语:马克思主义评论作家基本原则的价值和意义386
第四编 附录文献391
А.迈克莱什: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审美辩护391
К.洛维特:马克思基于人的“自我异化”对资产阶级一资本主义世界的解释407
英格·艾尔伯:在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和种种马克思主义之间——马克思理论的几种解读方式423
热门推荐
- 146326.html
- 843132.html
- 401846.html
- 2741449.html
- 1873063.html
- 371126.html
- 1101868.html
- 2440546.html
- 1819324.html
- 8498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43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63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14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59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94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24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17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55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54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4845.html